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思路(2008-03)

时间:2008-03-01    作者:实验中心     浏览次数:

经过三次申报,中心终于在2007年11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目前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实验教学的功能,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基础理论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技术性课程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加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通过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实践能力。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能力培养。

基于上述的基本思路,中心首先进一步做好三类技术性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第一类是电子线路课程,主要是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实验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所做的改革是:将原来单独设课的VHDL和可编程逻辑器件(选修)纳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必修)的教学;将原来的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与单片机课程设计合并,统称为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子线路的课程实验在面包板上完成,电子线路的课程设计在印刷电路板上进行。

第二类课程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DSP技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正确地处理技术的基础性、先进性和专用性关系;2.正确处理大多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少数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培养的关系。我们认为单片机的技术基础性强,目前应用面大;DSP技术的专用性强,门槛相对要高,需要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信号处理方法的基础;嵌入式系统的通用性强,但技术起点也比较高,它不仅需要电子线路的技术,而且需要操作系统的基础。因此,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下改革:将原来的《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取消微机原理实验,将单片机实验定位为必修的基础层实验,将DSP和嵌入式系统实验定位为提高层实验,两门课程的选修和必修则根据具体专业的需求确定。

第三类课程是软件技术,包括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是软件技术基础,而操作系统对学生从事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已设置必修实验的基础上,将操作系统由选修改为必修,以加强学生的技术基础,适应硬件软化的需求;将原来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改为软件技术课程设计,在上述三门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完成后进行。

然后抓好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基本要求是:第一、专业实验一定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服务于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反映专业的当前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第二、专业实验一定要注意系统性,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看到和实现所学知识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建立实际系统的概念。因此,我们结合正在进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将创新性实验项目分为基础层和提高层两部分,明确要求每个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知识点、技术点和创新点,强调实验项目的综合性、扩展性、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对于提高层的创新实验项目要求与专业的工程实际背景,强调系统性。目前20个创新性实验项目正在论证过程中。

第三是抓好创新基地的建设。首先采用专兼结合模式,加强了创新基地指导教师队伍;新增36万元的设备投资,完善了创新基地的硬件条件;推行了与兴趣相结合、以需求作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学习探究方式,强化创新基地常年培训机制,对选拔获进入基地的学生完全开放,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空间。